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绵羊母子一体化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场地选择、设施设备、饲养管理措施、疫病防控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从事绵羊母子一体化饲养的养殖场及养殖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Breeding Management of Ewes and Lamb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552-2024《绵羊母子一体化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绵羊母子一体化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这项标准适用于内蒙古地区绵羊的规模化养殖场,对于提高绵羊养殖效率、保障母羊和羔羊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解读
# 一、饲养环境条件
1. 圈舍设计:标准规定了圈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和保温性能。圈舍内应设置足够的活动空间,确保母羊和羔羊能够自由活动。此外,圈舍地面应保持干燥清洁,定期消毒以预防疾病传播。
2. 温度与湿度控制: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对绵羊的生长至关重要。标准建议冬季圈舍内温度保持在5℃以上,夏季不超过30℃。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之间,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动物健康。
# 二、饲料营养需求
1. 基础日粮配比:标准强调了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母羊的日粮应包含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推荐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饲料成分。
2. 羔羊早期补料:为促进羔羊健康成长,应在出生后7-10天开始提供易于消化吸收的羔羊专用料。初期可少量多次喂养,逐步增加喂养量直至完全替代母乳。
# 三、健康管理措施
1. 免疫接种计划: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及时为绵羊接种疫苗。同时,定期开展驱虫工作,防止内外寄生虫危害。
2. 疾病监测与应急处理: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体系,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隔离病羊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加强日常巡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四、繁殖管理要点
1. 选种与配种:选择体型健壮、生产性能优良的个体作为种羊。合理安排配种时间,保证母羊每年产仔一次,提高繁殖效率。
2. 妊娠期护理:妊娠后期要加强营养供给,适当增加蛋白质和能量摄入。同时注意观察母羊行为变化,做好分娩前准备。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升绵羊养殖的整体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希望广大养殖户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该标准,共同推动当地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