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库蓝藻水华及湖泛短期预测预警的技术方法、数据要求、模型构建、预警分级及信息发布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湖库蓝藻水华及湖泛的短期预测预警工作,其他地区可参考使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hort-term Prediction and Early Warning of Cyanobacteria Bloom and Lake Anoxia in Reservoirs and Lak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816—2024《湖库蓝藻水华及湖泛短期预测预警技术规范》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湖库蓝藻水华与湖泛的短期预测预警工作。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湖泊、水库等大型淡水水体中蓝藻水华及湖泛现象的短期预测预警。这表明标准的适用范围明确限定在江苏省内的特定类型水体,并且聚焦于短期预测预警,而非长期监测或治理规划。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引用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14848 地下水质标准、HJ/T 9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这些引用文件为湖库水质监测提供了基础依据,确保了预测预警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术语和定义
- 蓝藻水华:指在特定条件下,湖库中蓝藻过度繁殖形成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 湖泛:由于底层水体突然上涌至表层而导致水体变浑浊的现象。
这两个概念的清晰界定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相关现象的认识,便于后续的技术操作和管理决策。
预测预警系统构建
标准要求建立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以及信息发布在内的完整预测预警体系。特别强调了数据的质量控制和实时更新机制,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此外,还应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技术支持。
监测指标与方法
对于蓝藻水华和湖泛的预测预警,标准规定了一系列必要的监测指标,主要包括叶绿素a浓度、溶解氧含量、温度梯度等物理化学参数。同时指出可以采用遥感影像分析、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来提高预测精度。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监测频率和采样点布局。
预警等级划分
按照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将预警分为四个级别: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和Ⅰ级(特别严重)。每个级别的触发条件都有明确规定,例如当某区域连续多日检测到高浓度叶绿素a时即可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响应程序。
应急处置措施
一旦发出预警信号,相关部门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巡查力度、组织专业队伍赶赴现场勘查、及时疏散周边群众等。同时还要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向公众通报最新情况并提供必要的防护建议。
结论
DB32/T 4816—2024《湖库蓝藻水华及湖泛短期预测预警技术规范》不仅填补了江苏省在此领域的空白,也为全国范围内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严格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要求,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蓝藻水华和湖泛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