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在基坑工程中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的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Glass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Bars in Pit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基坑工程应用技术规程》(DB32/T 4783-2024)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在基坑工程中应用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该规程适用于江苏地区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作为锚杆或土钉的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明确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的定义及其特性,强调其具有耐腐蚀性好、重量轻等优点。对于基坑工程中的相关术语也进行了统一规定,如“锚固段”、“自由段”等,有助于行业内沟通交流。
二、材料要求
规程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提出了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例如,原材料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生产过程中应确保纤维分布均匀,树脂含量适中。此外,还规定了材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包括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并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这些措施旨在保证材料质量,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三、设计计算
在设计计算方面,规程特别强调了荷载组合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考虑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的作用效应,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调整安全系数。同时,规程还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和步骤,比如锚杆长度计算、锚固力确定等,便于工程师实际操作时参考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规程还增加了对环境因素影响的考量,比如地下水位变化可能带来的附加应力等。
四、施工工艺
规程详细描述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的施工流程。从进场检验开始,到钻孔、注浆、安装直至最后的张拉锁定,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指南和技术要点。特别是对于注浆工艺,规程提出了浆液配比要求以及注浆压力控制方法,以确保良好的粘结效果。另外,在张拉锁定阶段,规程建议采用分级加载的方式,逐步达到设计值,避免一次性加载导致结构损伤。
五、质量验收
为了保障工程质量,规程制定了严格的验收标准。首先是对原材料的复检制度,确保每批材料都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验证;其次是现场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最后是竣工后的整体性能测试,包括但不限于承载能力试验、耐久性评估等。只有当所有项目均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视为合格工程。
六、安全管理
鉴于基坑工程本身的危险性较大,规程特别强调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这包括但不限于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制定应急预案等内容。此外,规程还鼓励施工单位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控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隐患。
综上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基坑工程应用技术规程》(DB32/T 4783-2024)是一部全面而细致的技术文件,它不仅涵盖了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而且充分考虑到了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因素。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规程,共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