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学校食堂食材配送及验收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配送管理、验收管理、记录与追溯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各级各类学校食堂的食材配送及验收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School Canteen Food Ingredients Distribution and Accepta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X6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10T 138-2024学校食堂食材配送及验收管理规范》是针对学校食堂食材配送和验收环节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规范。该标准对学校食堂食材的采购、运输、存储以及验收等流程进行了全面规定,旨在保障学生用餐安全,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水平。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款入手,对标准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一、食材采购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学校食堂在选择供应商时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的企业,并且要定期评估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具体而言,供应商需提供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包括但不限于检验报告、生产许可证等。此外,对于首次合作的供应商,学校食堂应当索取其营业执照复印件并存档备查。这一条款强调了源头控制的重要性,确保进入校园的食材来源可靠,从根本上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二、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考虑到部分食材如肉类、乳制品等对温度敏感的特点,标准特别提出了运输过程中必须保持适宜的冷链条件。例如,冷冻食品在整个运输途中应维持在零下18摄氏度以下;冷藏食品则需控制在0至7摄氏度之间。同时,还要求配备必要的温控设备,并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以保证实际操作中能够有效执行温度监控。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温度波动而导致的质量下降情况发生。
三、验收程序与记录保存
当食材到达目的地后,学校食堂工作人员需要按照规定的验收流程逐一核对数量、质量等方面的信息。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如是否存在腐败变质现象)、重量称量对比原始单据上的数据是否一致等步骤。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相关记录都必须妥善保存至少两年以上以便日后追溯使用。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所在,也能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四、不合格品处置办法
对于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标准给出了具体的处理建议:首先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将该批次商品隔离存放;其次通知供货商说明具体情况协商解决方案;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退货或者换货。这样一套完整的机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不合格品流入餐桌,保护师生健康权益不受侵害。
综上所述,《DB1410T 138-2024学校食堂食材配送及验收管理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对于提高学校食堂运营效率、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各项任务,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就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