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的建设要求、技术参数、选址原则、设备配置及安装规范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高速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Traffic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4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764-2023《高速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建设技术规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高速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建设的技术性文件。该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的建设要求,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高速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下面对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观测要素:标准明确指出观测站应具备的基本观测要素包括风速、风向、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路面温度、积雪深度等。这些要素的选择是基于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考虑,确保能够全面反映高速公路沿线的气象状况。
2. 传感器安装高度:对于风速风向传感器,其安装高度一般为10米;气温、相对湿度传感器则建议安装在1.5米的高度上。这样的设置是为了更准确地获取接近地面或行车高度处的实际气象条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交通安全保障。
3. 数据采集频率与存储:数据采集频率不应低于每分钟一次,并且需要连续记录至少一年的数据以供后续分析使用。这有助于长期监测气候变化趋势以及突发恶劣天气事件的发生规律。
4. 供电系统设计:考虑到野外工作环境可能存在的电力供应不稳定情况,要求采用双路电源供电方案,即主电源+备用蓄电池组模式。当主电源中断时,备用电池可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24小时。
5. 防雷措施:为了保护设备免受雷击损害,在设计方案中必须包含完善的外部防雷接地网以及内部电子屏蔽措施。具体做法包括但不限于设置独立避雷针、合理布置接地极位置等。
6. 网络通信功能:每个站点都需配备有线/无线两种方式相结合的远程传输通道,以便实时将收集到的信息上传至中心服务器。同时还要预留足够的带宽容量来应对未来新增加的功能模块需求。
7. 维护保养周期: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全面检查维修作业,特别是对易损件如光学镜片、探头表面清洁等工作要格外重视。此外还强调了定期校准仪器仪表的重要性,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以上就是针对DB65/T 4764-2023中几个关键部分所做的深入剖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