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土壤中交换性钾、交换性钠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处理、试剂使用、操作步骤及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农田土壤中交换性钾、交换性钠的有效态元素含量测定。
Title:Soil Testing Method - Determination of Available Elements - Part 3: Exchangeable Potassium, Exchangeable Sodi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631.3-2023土壤检测方法 有效态元素的测定 第3部分:交换性钾、交换性钠、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是一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土壤中交换性钾、钠、钙、镁等有效态元素的测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样品采集与处理
样品采集
标准要求采集的土样应具有代表性,通常采用对角线法或蛇形法布点取样。采样深度根据研究目的确定,一般为0~20cm或更深。采集后的土样需去除植物残体、石块等杂物,并迅速运回实验室。
样品处理
土样在实验室需自然风干,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成分变化。风干后过筛至所需粒径(如2mm),混匀后分装保存。对于某些特殊分析项目,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磨至更细的粒度。
测定方法
# 交换性钾、钠测定
方法原理
采用乙酸铵浸提法提取土壤中的交换性钾和钠。通过火焰光度计测量浸提液中钾和钠的浓度,计算出土壤中的交换性钾和钠含量。
操作步骤
1. 称取适量风干并过筛的土壤样品于三角瓶中。
2. 加入一定量的1mol/L乙酸铵溶液,摇床振荡一定时间。
3. 静置后过滤,收集滤液。
4. 使用火焰光度计测定滤液中钾和钠的浓度。
5. 根据公式计算土壤中的交换性钾和钠含量。
# 交换性钙和镁测定
方法原理
同样采用乙酸铵浸提法提取土壤中的交换性钙和镁。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浸提液中钙和镁的浓度,进而计算土壤中的交换性钙和镁含量。
操作步骤
1. 按照上述样品制备方法准备土样。
2. 加入乙酸铵溶液进行浸提。
3. 过滤后收集滤液。
4. 分别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滤液中钙和镁的浓度。
5. 根据公式计算土壤中的交换性钙和镁含量。
数据记录与结果报告
数据记录
所有实验数据均需准确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样品编号、称样量、浸提液体积、仪器读数等信息。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结果报告
最终结果以mg/kg表示,保留两位小数。同时需注明使用的测定方法及检测限值,以便使用者了解数据的可靠性和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 试剂纯度:所有化学试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尤其是用于浸提的乙酸铵溶液,其纯度直接影响测定结果。
- 仪器校准:在每次实验前应对火焰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严格校准,确保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 平行试验:每批样品至少做两个平行试验,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以上是对DB65/T 4631.3-2023标准中关于交换性钾、钠、钙、镁测定的重要条文解读。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