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秸秆隔年错位集中深埋还田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玉米种植区域的秸秆还田作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eep Burial Returning of Corn Straw with Staggered-Year Concent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秸秆隔年错位集中深埋还田技术规程》(DB21/T 3980-2024)是一项辽宁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玉米秸秆的处理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指出“隔年错位集中深埋还田”是指在上一年度收获后,将玉米秸秆按照一定间距错开放置,并在下一年度进行集中深埋处理的技术。这一定义强调了时间上的间隔性和空间上的错位性,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其次,在准备工作环节,标准要求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余物,确保地面干净整洁。同时,需要根据土壤类型、耕作深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例如,对于粘重土壤应选用具有较强破土能力的旋耕机;而对于砂质土壤则可采用轻型翻转犁。
第三,在实施过程中,标准规定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先按照设计好的行距摆放秸秆,然后用机械将其埋入地下一定深度(通常为20-30厘米),最后覆土压实。此外,还特别提到要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多有机物料造成局部肥力过剩的问题,建议分批次逐步完成整个过程。
第四,关于效果评估,标准提出可通过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以及微生物活性等指标来判断该技术的应用成效。如果发现某些区域存在明显差异,则应及时调整后续管理措施,如增加灌溉频率或施加适量化肥等。
最后,在环境保护方面,标准强调在整个作业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防止污染水源及周边环境。例如,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注意安全距离,不得随意倾倒废弃物等。
综上所述,《玉米秸秆隔年错位集中深埋还田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操作指南,而且充分考虑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关系,值得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