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闭坑露天煤矿地质灾害治理中边坡监测的基本要求、监测内容、监测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预警机制。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闭坑露天煤矿的地质灾害治理及边坡监测工作。
Title:Code for Slope Monitoring of Geological Hazard Management in Abandoned Open-pit Coal M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975-2024 闭坑露天煤矿地质灾害治理边坡监测规范》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闭坑露天煤矿边坡监测的重要技术标准。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监测范围与内容
- 标准明确指出,监测范围应覆盖整个闭坑露天煤矿的边坡区域,包括但不限于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潜在危险区。监测内容主要包括边坡变形、地下水位变化、地表裂缝发育情况等。这些内容的选择基于多年实践经验,确保能够全面反映边坡的稳定性状况。
2. 监测方法与频率
- 对于变形监测,推荐使用全站仪或GNSS技术,要求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观测。地下水位监测则需安装自动水位计,并设置每日记录制度。这一规定旨在通过定期且精确的数据采集,及时发现异常变化,为后续治理提供依据。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数据处理过程中强调了趋势分析的重要性,即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趋势分析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及程度。同时,还要求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以便长期保存和快速检索相关信息。这种做法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资料完整性。
4. 应急预案制定
- 在应急预案部分,特别提到要根据监测结果划分风险等级,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例如,在高风险情况下需要立即采取加固工程措施;而对于低风险区域,则可以适当延长监测间隔时间。这样做既保证了安全又节约了成本。
5. 人员培训与设备维护
- 为了保障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标准还提出了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要求,以及定期检查维护监测仪器设备的规定。只有当所有参与者都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并且所使用的工具处于良好状态时,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信息。
以上几个方面构成了该标准的核心框架,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边坡监测体系,对于有效预防闭坑露天煤矿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