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业的技术要求、作业准备、作业过程、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玉米免耕播种机在免耕条件下的播种作业。
Title:Corn No-till Planter Oper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2053-2024《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业技术规范》是甘肃省地方标准,于2024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对玉米免耕播种机的作业流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提高玉米种植效率与质量。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作业前准备
- 土壤条件:规定了土壤含水量应在18%-22%之间,这有助于确保种子发芽所需的湿度环境。同时要求田间残茬覆盖率不超过30%,以避免影响播种质量和机械运行。
- 设备检查:强调在作业前应对播种机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开沟器是否锋利以及排种器和排肥器是否运转正常等。此外,还需确认种子箱内种子数量充足且无杂质。
2. 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操作
- 播种深度:规定播种深度应保持在3cm至5cm范围内,过浅会导致种子暴露于地表易受冻害或干旱影响,而过深则可能抑制幼苗出土。
- 行距与株距:行距设定为60cm±2cm,株距为20cm±2cm。合理的行距可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植株生长;适当的株距则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施肥量:建议每公顷施用复合肥量为375kg至450kg,并确保肥料均匀分布在种子周围。这样既能满足作物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求,又能减少后期追肥的成本投入。
3. 作业后管理
- 覆土压实:播种完成后需及时进行覆土并适度压实,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及雨水冲刷造成种子裸露。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压实导致土壤板结,影响根系发育。
- 清理维护: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除播种机上的泥土、杂草等残留物,并涂抹润滑油保护金属部件以防锈蚀。同时记录本次作业的相关数据如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等以便后续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业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管理的全过程指导,还特别注重细节处理,比如土壤湿度控制、设备调试等环节,这对于保障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