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橄榄农业气象观测的术语和定义、观测内容、观测方法、数据记录与处理以及资料归档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油橄榄种植区的农业气象观测及相关研究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Agro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of Oliv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896-2024《油橄榄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是一项针对甘肃省地方特点制定的技术标准,旨在指导油橄榄种植区的气象观测工作,为油橄榄的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观测要素与仪器选择
标准中明确指出,油橄榄农业气象观测应包括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等基本气象要素。在选择观测仪器时,需确保其精度满足要求,并定期校准维护。例如,温度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5℃,而雨量计的分辨率则要达到0.1毫米。
观测场地设置
观测场地的选择直接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标准建议将观测点设置在油橄榄园中央开阔地带,远离高大建筑物和树木遮挡,以保证观测环境的代表性。同时,要求观测场内不得有积水或杂草丛生现象,以便于设备正常运行。
数据采集频率与时段
为了全面掌握油橄榄生长过程中受到的气象影响,标准规定了不同观测项目的采样频率。如气温和湿度每小时记录一次;降水则采用连续自动记录方式,必要时还需人工补录。此外,在油橄榄的关键物候期(如开花期、果实膨大期),应增加观测次数,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对于收集到的数据,标准提出了具体处理流程。首先应对原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明显错误值;然后根据需要计算统计指标,如日平均值、月累积降水量等。特别强调的是,在评估干旱对油橄榄的影响时,除了使用传统的气象干旱指数外,还可以结合土壤含水量监测结果综合判断。
特殊天气条件下的应急措施
考虑到甘肃地区可能遭遇极端天气事件,如霜冻、强降雨等,标准特别强调了相应的防范对策。比如,在预计发生低温冻害前,可通过覆盖保温材料等方式保护幼苗;当遭遇暴雨袭击时,则需加强排水设施管理,防止根系受损。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油橄榄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基础观测到数据分析再到灾害预防等多个环节的内容,还充分考虑到了当地自然条件的特点,为提高油橄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