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花麦李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苗木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红花麦李在甘肃省范围内的育苗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hodomyrtus tomentosa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889-2024红花麦李育苗技术规程》是甘肃省发布的关于红花麦李育苗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从种苗选择、育苗环境、育苗方法到后期管理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为红花麦李的规模化种植和优质苗木生产奠定了基础。
首先在种苗选择上标准规定了种苗应来源于健康母树且无病虫害。要求种子饱满、色泽正常,并建议采用两年生以上的壮苗进行定植。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种苗具有良好的遗传特性和生长潜力,提高成活率和抗逆性。
其次关于育苗环境标准指出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土壤pH值宜控制在6.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同时要求育苗前对土壤进行深耕细作,施足基肥,为苗木提供优良的生长基质。这些措施有助于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促进苗木健壮成长。
在育苗方法方面标准推荐采用容器育苗和大田育苗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容器育苗要求使用专用育苗袋,装填营养土时要压实均匀,播种深度以种子直径的2至3倍为宜。而大田育苗则需按行距30厘米左右开沟播种,覆土厚度控制在1至2厘米。此外还强调了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造成烂根现象。
后期管理部分标准提出了关键环节。一是要及时除草松土,特别是在幼苗期要保持田间无杂草。二是合理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后期增加磷钾肥比例增强抗性。三是病虫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四是适时修剪整形,去除弱枝病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标准还特别提到苗木出圃前的质量检测要求。规定苗木高度不得低于40厘米,地径不小于0.5厘米,主根长度不少于15厘米,侧根数量不少于5条。只有达到这些指标的苗木才能出圃用于造林或绿化工程。
总之DB62/T 4889-2024红花麦李育苗技术规程涵盖了从种苗选择到苗木出圃的全过程,为红花麦李的规范化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严格执行该标准不仅能够提高育苗质量,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红花麦李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