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合作猪选育的技术要求、选种、选配、性能测定、记录与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合作猪的选育工作及相关养殖企业或单位。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llaborative Pig Breeding Sel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2184-2024合作猪选育技术规程》是甘肃省地方标准,对合作猪的选育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从几个关键点进行解读:
在“3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合作猪的概念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在特定区域内经过长期培育形成的具有稳定遗传特性的猪种。这一定义强调了合作猪的地方特色与稳定性。
关于“5.2.1种猪场建设”,要求种猪场应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和主干道至少1000米以上,且周围要有良好的植被覆盖以降低污染风险。这样的选址有助于减少疾病传播,保障种猪健康。
在“5.3.1选种原则”中提到,选种时要综合考虑生长性能、繁殖性能以及胴体品质等多方面因素。例如,体重增长速度要快但不能过早成熟,背膘厚度适中以保证肉质优良,同时还需要有较高的产仔数和存活率。
另外,“6.1.1配种管理”指出,公母猪配种年龄一般为8-12月龄,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左右即可开始配种。并且提倡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来提高受胎率和后代整齐度。
还有,“6.2.1饲料营养供给”建议根据不同阶段猪只的需求合理调配日粮配方,确保其获得充足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供应。特别是在育肥后期适当控制能量摄入量可以改善肉品品质。
最后,“7.1记录保存”强调了所有与选育相关的数据资料都必须准确完整地记录下来并妥善保管至少五年时间。这不仅便于后续跟踪分析,也为将来可能开展的品种审定或推广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