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雄安新区E波段微波工程的建设要求、技术参数、设备选型、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雄安新区内E波段微波通信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维护。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E-band Microwave Engineering in Xiongan New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雄安新区E波段微波工程建设规范》(DB1331/T 065-2023)是指导雄安新区内E波段微波通信系统建设的重要技术文件。以下是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频率规划与使用
规范明确指出,E波段微波通信应遵循国家无线电管理相关规定,确保频率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具体要求包括:
- E波段频率范围为71GHz至86GHz,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频点组合。
- 必须避免与其他无线业务产生干扰,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区域或重要设施附近。
- 建设前需向当地无线电管理部门提交频率申请,并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
2. 天线设计与安装
对于天线的设计与安装,规范提出了严格的技术要求:
- 天线增益不得低于24dBi,且水平波束宽度不宜超过5°以减少旁瓣影响。
- 安装高度应结合地形地貌确定,确保视距传输条件良好。同时,天线支撑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极端天气条件下的风荷载。
- 安装完成后需进行精确校准,保证极化方向准确无误,误差不得超过±1°。
3. 设备选型与配置
在设备选型方面,规范强调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原则:
- 所有设备均需符合国际标准,支持双频段工作模式,并配备完善的自愈功能。
- 数据传输速率不低于10Gbps,延迟时间控制在5ms以内。
- 设备外壳防护等级至少达到IP67,适应户外恶劣环境。此外,还需预留一定扩展接口以便未来升级扩容。
4. 电磁兼容性测试
为了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规范特别重视电磁兼容性问题:
- 每台设备出厂前都必须通过严格的EMC测试,确保不会对周围其他电子设备造成干扰。
- 系统开通初期要进行全面的场强测量,一旦发现超标现象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 定期开展电磁环境监测,记录长期变化趋势,为后续优化提供依据。
5. 安全防护措施
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规范制定了全面的安全防护策略:
- 所有高压电缆及馈线均需采用防雷击设计,并设置独立接地系统。
- 室外设备周围应加装围栏或警示标志,防止非专业人员误操作。
- 运维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应急处理流程。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规范的核心部分,旨在帮助相关单位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从而推动雄安新区E波段微波通信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