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胭脂鱼养殖的环境要求、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胭脂鱼的人工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Yangtze River Barb Fish Farm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1/T 1208-2024《胭脂鱼养殖技术规程》是南京市地方标准,于2024年正式实施。该标准对胭脂鱼的养殖环境、苗种选择、放养密度、饲料投喂及病害防治等环节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胭脂鱼的养殖产量和品质。
在环境要求方面,标准明确指出养殖水体应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溶解氧含量不得低于5mg/L,pH值控制在7.0至8.5之间。同时要求定期检测水质指标,确保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符合安全范围。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因水质恶化导致的鱼类生长缓慢或死亡现象。
关于苗种选择,标准强调要选用健康无病、体色鲜艳且规格整齐的苗种。具体来说,苗种体长应在5cm以上,并经过检疫确认无传染性疾病。此外还建议从信誉良好的繁育基地采购苗种,以保证其遗传特性和适应性。
对于放养密度的规定,标准根据不同季节提出了不同的参考数值。例如春季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10尾左右;夏季由于温度升高需适当降低密度至6-8尾/m²;而秋季则可以恢复到春季水平。合理调整放养密度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胭脂鱼健康成长。
饲料投喂方面,标准推荐采用全价配合饲料为主,辅以新鲜小杂鱼虾作为补充。每日分早晚两次投喂,投饵量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通常情况下,日投饵量占鱼体重的3%-5%,并注意观察摄食状况及时调整。同时强调定期更换饲料品牌或配方,防止出现营养单一问题。
病害防治部分,标准提倡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要求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在投放前彻底清塘消毒;日常管理中也要坚持巡塘检查,发现异常立即隔离处理。对于常见疾病如烂鳃病、肠炎等,给出了具体的药物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比如泼洒二氧化氯溶液预防细菌感染,内服恩诺沙星粉治疗细菌性肠炎等。
总之,《胭脂鱼养殖技术规程》为从业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通过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措施,可以显著提升胭脂鱼养殖的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