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颡鱼与翘嘴鲌池塘混养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操作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黄颡鱼与翘嘴鲌池塘混养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Pond Polyculture of Yellow Catfish and Bigmouth Bas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1/T 1204-2024《黄颡鱼与翘嘴鲌池塘混养技术操作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黄颡鱼和翘嘴鲌在池塘中混养的技术指导文件。该标准从苗种放养、日常管理到疾病防控等多个环节进行了系统规定,旨在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首先,在苗种放养部分,标准明确要求亲本来源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确保种质优良。放养前应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并根据水质条件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例如,每亩水面可搭配放养规格相近的黄颡鱼苗约800尾,同时搭配适量翘嘴鲌苗。这样既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又能避免因密度过高导致的竞争压力。
其次,在饲料投喂上,强调要采用优质配合饲料,且蛋白质含量应达到一定标准。投喂时应遵循“四定”原则(定时、定位、定量、定质),并根据天气变化适当调整投喂量。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要增加夜间巡塘次数,观察鱼类摄食情况,防止饲料浪费或消化不良。
此外,关于水质管理,标准指出应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pH值等,并采取措施保持良好水质环境。比如,每隔7-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控制在总水量的20%-30%之间;适时泼洒生石灰调节酸碱度;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改善底质状况。
对于病害防治,提倡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建议建立完善的档案制度记录日常管理活动,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隔离病鱼并请专业人员诊断处理。同时鼓励采用生态友好型药物进行防治,减少化学药品残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之,《黄颡鱼与翘嘴鲌池塘混养技术操作规范》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为养殖户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有助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