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鸽屠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屠宰前准备、屠宰操作流程、卫生控制及产品贮存与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肉鸽屠宰加工企业的生产操作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Pigeon Slaughter Operation Proced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1/T 1201-2024肉鸽屠宰操作规程》是由江苏省南京市发布的关于肉鸽屠宰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肉鸽屠宰过程中的各项操作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首先,在原料验收环节,标准要求严格检查肉鸽的健康状况。肉鸽应无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疾病,确保来源可靠且符合卫生要求。这一规定有助于从源头上控制产品质量,避免不合格产品进入后续加工流程。
其次,在致昏处理部分,标准指出采用电麻或二氧化碳麻醉等方式进行致昏,以减少动物痛苦并保证肉质。具体参数如电流强度、电压值以及二氧化碳浓度都需按照设备说明书设定,并定期校准仪器确保准确度。这不仅保护了动物福利,还提高了屠宰效率和肉品品质。
接着,在放血阶段,标准强调要快速彻底地完成放血过程,通常应在1分钟内结束。同时需要注意刀具锋利程度及操作手法,防止因不当操作造成血液残留影响肉品质量。此外,还应保持工作环境清洁干燥,避免交叉污染。
对于脱毛工序,则要求根据季节调整水温,夏季建议使用冷水而冬季可适当加热至60℃左右。脱毛机运行速度适中,既要保证效率又要兼顾效果。对于难以去除的小毛须,可以辅以手工拔除但需注意力度以免损伤皮肤。
在开膛取内脏时,标准特别提到要小心剥离胸骨,尽量保留完整骨架用于后续加工。另外,所有内脏必须立即分离并分类存放,防止腐败变质。对于发现病变器官要及时销毁不得混入正常产品中。
最后,在冷却包装环节,要求将胴体迅速降温至0-4℃范围内,并在整个过程中维持低温状态直至出厂。包装材料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封口严密无破损。每批产品都要附带清晰标识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方便追溯管理。
总之,《DB3201/T 1201-2024肉鸽屠宰操作规程》涵盖了从原料接收直至成品出厂的全过程,通过细致入微的规定为行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依据。遵循这些规范不仅能有效提升产品质量,更能增强消费者信心促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