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领跑者”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企业的产品评价。
Title:Evaluatio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eading Products - Sintered Neodymium Iron Boron Permanent Magnet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H83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SM 0055-2024《“领跑者”评价技术要求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相较于旧版标准,在评价体系和具体指标上进行了优化升级。本文将聚焦于新标准中新增的重要条文——“单位体积磁能积(BH)max”的测试与评估方法,为相关企业及技术人员提供深入解析。
单位体积磁能积(BH)max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单位体积磁能积(BH)max是衡量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性能的关键参数之一,它直接反映了材料在单位体积内的能量存储能力。这一参数对于实际应用中的电机设计、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新标准对该指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并明确了其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详解
根据TZZM 0055-2024的规定,“单位体积磁能积(BH)max”的测试需遵循以下步骤:
1. 样品准备:选择尺寸均匀且无明显缺陷的样品,确保样品表面清洁无污染。
2. 测量环境:测试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温度控制在室温±2℃范围内,以保证数据准确性。
3. 设备校准:使用高精度的磁滞回线测量仪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4. 数据采集:通过磁滞回线测量仪获取样品的磁滞回线曲线,记录下最大磁能积对应的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值。
5. 计算公式:利用公式 \\( BH_{\\text{max}} = \\frac{1}{2} B_m H_c \\),其中 \\( B_m \\) 表示剩磁密度,\\( H_c \\) 表示矫顽力,计算得出单位体积磁能积。
6. 结果分析:结合多次测试的结果,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定值,并与标准限值对比,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应用实例
假设某企业生产的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样品,在上述测试条件下测得的最大磁能积为380 kJ/m³,而TZZM 0055-2024中规定该类产品的最低要求为350 kJ/m³。因此,这批产品完全满足标准要求,可以被认定为达到“领跑者”水平。
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样品的选择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 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对于获得精确的数据至关重要;
- 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综上所述,通过对“单位体积磁能积(BH)max”的深入理解和正确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希望本文提供的信息能够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