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套地区农田防护用材兼用林建设的术语和定义、选址要求、树种选择、造林技术、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套地区农田防护用材兼用林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Shelterbelt Forests with Timber Functions in Hetao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1508T 156—2024 河套地区农田防护用材兼用林建设技术规程》是针对河套地区农田防护林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重点条款之一:树种选择
规程明确指出,应优先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本地树种。例如杨树、柳树等乡土树种,这些树种不仅能够有效抵御风沙侵蚀,还具有良好的生长习性和较长的寿命。同时强调了混交林的重要性,通过不同树种搭配种植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重点条款之二:造林密度与布局
关于造林密度的规定非常具体,要求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功能需求确定合理的间距。例如,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建议采用较密的栽植方式以增强防风固沙效果;而在水源充足的灌溉区,则可适当稀疏一些以便于后续管理和利用。
重点条款之三:抚育管理措施
规程特别强调了幼林期的抚育管理工作,包括定期修剪枝条、除草松土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特别是对于幼苗阶段来说,及时清除杂草不仅可以减少水分竞争还能预防病害发生。此外还提到成年林后期需要适时进行间伐更新作业,保持森林健康生长状态。
重点条款之四:经济效益考量
除了生态效益外,该标准也充分考虑到了经济价值。比如提倡结合实际条件发展林下经济项目如养殖业或药材栽培等副业活动,这样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进一步巩固农田防护体系。
以上就是对本标准中几个核心部分较为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重要的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