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实景三维成果中Mesh模型和单体模型的质量检验要求、检验方法及质量评定规则。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实景三维建设中Mesh模型和单体模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Inspection of 3D Realistic Achievements - Part 1: Mesh and Individual Model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985.1-2024《实景三维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第1部分:Mesh、单体模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为实景三维数据的生产与质量检验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Mesh”和“单体模型”的概念。“Mesh”是指通过三角形网格表示三维物体表面的数据结构;而“单体模型”则是指具有明确几何形状且可单独识别的三维模型。这些定义为后续的质量检验工作奠定了基础。
检验内容
标准规定了对Mesh和单体模型的主要检验内容包括几何精度、纹理质量和拓扑关系三个方面。其中:
- 几何精度要求模型的尺寸误差不超过设计值的±1%。
- 纹理质量强调纹理清晰度及色彩准确性,确保视觉效果真实可靠。
- 拓扑关系则关注模型之间的连接是否合理,避免出现断裂或重叠现象。
检验方法
对于上述各项指标,标准推荐使用专业软件如ArcGIS、ContextCapture等进行自动化检测,并辅以人工抽查的方式确认结果。例如,在评估几何精度时,可以通过对比原始点云数据与生成的Mesh模型来计算偏差;在检查纹理质量时,则需观察图像细节是否完整无损。
数据格式与存储
为了保证数据兼容性和长期保存,标准建议采用开放的标准格式如OBJ、PLY等存储Mesh和单体模型,并且所有相关文件应附带详细的元数据描述其来源、制作过程及用途等信息。
安全性考量
鉴于三维模型可能涉及敏感区域的信息,因此在传输和共享过程中必须采取加密措施保护隐私安全。此外,还应当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机制以防意外丢失。
以上是对DB36/T 1985.1-2024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剖析,希望对你理解和应用此标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