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桑蚕方格蔟上蔟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方格蔟进行桑蚕上蔟和蚕茧生产的全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ilkworm Cocooning on Frame Clus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桑蚕方格蔟上蔟技术规程》(DB45/T 2836-2024)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桑蚕养殖过程中使用方格蔟进行上蔟操作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首先明确了“方格蔟”、“上蔟”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方格蔟”是指由竹、木或塑料制成的具有规则网格状结构的器具,用于支撑和固定蚕茧。
2. 环境条件:规定了上蔟前蚕房及周边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温度控制在24℃至26℃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75%到85%范围内。这些条件有助于提高蚕茧的质量和产量。
3. 准备阶段:
- 方格蔟的选择与处理:选用无毒、无害且耐用的材料制作方格蔟,并确保其表面光滑无毛刺。
- 蚕体检查:在上蔟前仔细检查蚕体健康状况,剔除病弱个体。
4. 上蔟方法:
- 密度控制:每平方米放置约2000只成熟健康的五龄蚕。
- 安置方式:将蚕均匀分散于方格蔟上,避免重叠堆放。
5. 管理措施:
- 温湿度调控:在整个上蔟期间持续监测并调整温湿度,必要时采取增湿或降温措施。
-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扩散。
6. 采茧时机:当大部分蚕茧呈现白色光泽时即可开始采茧工作。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茧的质量。
通过遵循以上要点,可以有效提升桑蚕养殖效率与经济效益。此外,《桑蚕方格蔟上蔟技术规程》还强调了安全防护意识,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及工具设备的清洁消毒,以保障工作人员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