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PGC-1α诊断奶牛酮病的技术要求、诊断方法和操作步骤。本文件适用于奶牛酮病的早期诊断及防控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agnosis of Ketosis in Dairy Cows Using PGC-1α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512—2024《利用PGC-1α诊断奶牛酮病技术规程》是一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旨在通过检测血液中PGC-1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水平来诊断奶牛酮病。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条文】4.1 样品采集应在奶牛空腹状态下进行,采样时间为早晨挤奶后至上午10时之间。
【解读】此条文强调了样品采集的时间和状态对检测结果的重要性。奶牛在空腹状态下代谢活动较为稳定,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其健康状况。选择早晨挤奶后至上午10时之间采样,是因为这段时间内奶牛的生理节律相对固定,有助于减少外界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条文】4.2 血液样本应使用EDTA抗凝管收集,并立即置于冰浴中保存,运输过程中保持低温。
【解读】采用EDTA抗凝管可以有效防止血液凝固,确保样本完整性。立即置于冰浴中保存可减缓血液成分变化速度,而全程低温运输则进一步保障了样本的新鲜度与准确性。
【条文】5.1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PGC-1α浓度。
【解读】ELISA是一种高灵敏度、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标志物的定量分析。本规程推荐使用该方法是因为它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快速准确地测量出PGC-1α的具体数值,从而判断奶牛是否患有酮病。
【条文】6.1 当PGC-1α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时,提示可能存在酮病风险;高于上限时,则确认为酮病。
【解读】设定PGC-1α浓度的上下限是基于大量实验数据得出的结果,用于区分健康个体与患病个体。低于下限时表明机体可能处于应激状态或营养不良,增加了发生酮病的概率;超出上限则直接表明已经患病,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避免病情恶化。
【条文】7.1 检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仪器设备须定期校准维护。
【解读】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知识技能并通过考核认证。同时,仪器设备作为检测过程中的关键工具,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最终结论,因此需要按照规定周期进行检查保养,确保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