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苍术林下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北苍术的林下生态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Understory Cultivation of Atractylodes chinensis in Hebe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498—2024北苍术林下栽培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北苍术在林下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选址与整地:规程要求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林地进行种植。具体来说,土壤pH值应在6.0-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整地时需深翻土壤至30厘米以上,并施足基肥,通常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
2. 种苗选择与处理:规程强调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种苗。种苗在栽植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10分钟,以预防病害发生。
3. 栽植密度与方法:推荐的栽植密度为每平方米8-10株,行距保持在30-40厘米,株距20-30厘米。栽植时要注意种苗根系舒展,覆土深度以种苗顶芽露出地面为宜。
4. 田间管理:规程指出,在北苍术生长期要定期除草,一般每月一次。同时,根据土壤湿度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施肥方面,除了基肥外,还需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每次每亩用量约20公斤。
5. 病虫害防治:规程建议采用农业措施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例如,通过合理轮作减少病原积累;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数量。化学防治仅作为辅助手段,并严格控制用药量和次数,确保药材质量安全。
6. 采收与加工:北苍术通常在栽植后第二年的秋季采收,此时药效最佳。采收时注意避免损伤根茎,采收后应及时清洗晾晒或烘干处理,确保干燥彻底且均匀。
这些条款构成了北苍术林下栽培的基本框架,有助于提高种植效率和产品质量。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