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的基本原则、术语定义、追溯体系要求、信息采集与管理以及相关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长三角地区内从事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及销售的相关企业及监管部门。
Title: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Food and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formation Traceability -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10024.1—2024《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 第1部分:通则》是该区域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标准之一。以下是对其中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在长三角区域内从事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信息追溯活动。它明确了追溯体系覆盖的产品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粮食及其制品、蔬菜、水果、肉类及肉制品等。
追溯信息的基本要求
1. 信息内容:规定了追溯信息应包含的基础数据,如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次号、生产企业名称等基本信息。
2. 记录方式:强调了信息记录应当真实准确,并建议采用电子化手段进行存储和管理,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3. 保存期限:明确了不同类别产品的追溯信息至少需要保存的时间长度,通常不少于产品保质期结束后的半年。
追溯系统的建设
1. 系统架构:提出了追溯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采集、处理、查询等功能。
2. 接口规范:为了实现各环节之间的无缝对接,标准对系统间的数据交换格式做了统一规定。
3. 安全措施:为保障信息安全,标准要求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防止未经授权访问或篡改数据。
监督与评估
-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 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给予相应处罚;
-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以上就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地方性法规,从而提升整个长三角地区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