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基本要求、收集、运输、储存、处理方法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药生产、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Specification for Harmless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te
中国标准分类号:Z1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规范》(DB4406/T 45-2024)是佛山市发布的关于中药废弃物处理的重要地方标准。这一标准对中药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储存、处理和处置全过程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实现中药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首先,在中药废弃物的收集环节,标准要求收集容器应具有防漏、防撒功能,并且要标明废弃物类型。这有助于防止在收集过程中出现泄漏,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例如,标准中提到“收集容器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能够承受废弃物的压力和重量”,这就确保了收集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其次,在运输环节,标准强调运输车辆需具备密封性能良好、易于清洗的特点。同时,运输路线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应尽量避开人口密集区域和水源保护区。“运输车辆应配备GPS定位系统,以便实时监控运输路径”,这是为了提高运输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再者,对于中药废弃物的储存,标准指出储存设施应当通风良好、干燥清洁,并且要采取措施防止虫害侵入。“储存区地面应铺设防渗材料,四周设置围堰,防止液体泄漏扩散”,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保护周围环境不受影响。
在处理环节,标准提倡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对中药废弃物进行处理。“处理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这是保证处理效果的关键步骤。此外,“处理后的废弃物需经过检测确认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这一规定保障了处理结果符合环保要求。
最后,在处置环节,标准鼓励将可回收利用的部分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处置单位应建立完整的废弃物台账,记录每批次废弃物的来源、数量及去向”,这样不仅可以追踪废弃物的流向,也有利于后续的监督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中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规范》(DB4406/T 45-2024)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要求和措施,为中药废弃物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指导,促进了中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