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深圳市展会活动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组织管理、参展要求、投诉处理及保护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在深圳行政区域内举办的各类展会活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 Exhibi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指南》(标准号:DB4403/T 445—2024)是由深圳市发布的指导性技术文件,旨在规范展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展会主办方的责任
根据该标准第4.1条,展会主办方应当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具体包括:
- 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知识产权事务:这意味着主办方需要有明确的部门或人员来处理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问题,确保在展会期间能够及时响应各种知识产权纠纷。
- 制定并公布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这些规则应涵盖参展商需遵守的基本准则,如不得展示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产品等,并且要提前告知所有参与者。
- 提供培训和支持服务:为参展商及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关于如何识别和避免侵权行为的专业培训,同时设立咨询窗口解答疑问。
二、参展商的行为规范
标准第5章特别强调了参展商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 提交展品清单及证明材料:参展商在报名时必须向主办方提交拟展出商品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专利证书、商标注册证等官方文件,以证明其拥有合法权利。
- 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参展商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成果,无论是通过模仿设计还是抄袭内容等方式。一旦发现存在侵权嫌疑,应当立即停止展示并配合调查。
- 主动报告潜在风险:如果参展商意识到自己所携带的商品可能涉及侵权问题,应及时向主办方通报情况,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三、现场管理与应急处置
对于展会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指南》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 设立投诉受理点:每个展会都应配备专门的投诉受理处,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值守,以便快速接收来自权利人或其他利益方提出的异议。
- 建立快速反应流程:一旦接到举报,主办方需迅速核实事实真相,并依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决定,比如要求下架争议产品或者暂时隔离涉嫌侵权展位。
- 加强巡查力度:除了依赖举报外,主办方还应该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巡视各个展区,主动查找可能存在但尚未被察觉的侵权现象。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指南》不仅明确了各方主体的角色定位,还细化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展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