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能源审计、节能改造、能耗定额管理、监督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行政区域内公共机构的节能管理工作。
Title:Energy Saving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Public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规范DB5329T 110-2024的出台为公共机构的节能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强调了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根据第5.1条,公共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的能源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能源管理工作,确保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节能工作。这意味着每个公共机构都需要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来统筹协调节能相关事务。
其次,在能源消耗监测方面,第5.2条要求公共机构定期对主要用能设备和系统进行能耗统计分析,并建立能耗数据库。这有助于及时发现能源浪费现象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识别出高能耗设备并考虑更换为更高效的型号。
再者,关于节能技术应用的规定也非常重要。第6.1条指出公共机构应优先采用国家推荐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如高效照明灯具、变频空调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降低运行成本,还能减少碳排放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此外,对于新建建筑或改造项目,第7.1条提出了具体要求:必须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施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条件,合理规划建筑布局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样可以在源头上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最后但同样关键的是,标准还特别关注了员工节能意识培养。第8.1条规定公共机构需定期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让每位职工都能参与到日常节能行动中来。比如提倡随手关灯、合理使用办公电器等小习惯累积起来就能产生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规范》从多个维度全面规范了公共机构如何有效开展节能管理工作,既包括制度建设又涵盖实际操作层面的具体建议,值得所有相关单位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