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胚胎移植受体蒙古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求,包括场地选择、饲料与营养、日常管理、卫生防疫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胚胎移植受体蒙古羊的饲养管理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Regulations for the Breeding Management of Mongolian Sheep as Embryo Transfer Recipi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09T 0022-2024《胚胎移植受体蒙古羊的饲养管理规程》是专门针对胚胎移植受体蒙古羊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1. 羊舍环境要求:羊舍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控制在5℃至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此规定旨在为胚胎移植受体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避免因极端温湿条件影响其生理状态,从而影响胚胎着床成功率。
2. 饲养密度:每只羊所需最小活动面积为1.5平方米。合理的饲养密度可以减少羊只间的争斗,降低应激反应,保证个体健康发育,有利于后续繁殖工作的顺利开展。
3. 日粮配比:日粮中粗饲料占比不低于60%,精料补充料不超过40%。这种配比能够满足胚胎移植受体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同时防止过量摄入高能饲料导致肥胖,影响生殖功能。
4. 定期体检与疫苗接种: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并按照免疫程序完成相关疫苗接种。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疾病,确保母羊处于最佳健康状况迎接胚胎移植。
5. 应激管理:在胚胎移植前后一周内避免转群、驱赶等可能引起强烈应激的行为。这一措施有助于维持母羊内分泌稳定,提高胚胎存活率。
以上条文从环境调控、营养供给、健康管理等多个维度出发,为胚胎移植受体蒙古羊提供了科学系统的饲养管理指导,对于提升繁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