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基本要求、实施流程、模型创建与管理、协同工作、交付内容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的BIM应用。
Title:Guidelines for BIM Application in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BIM应用指南》(DB37/T 4722—2024)是山东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建筑信息建模技术应用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的BIM技术应用,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并提高工程质量。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1. BIM技术的应用范围
标准明确指出,BIM技术应贯穿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维四个主要阶段。在规划阶段,利用BIM模型可以更直观地展示线路走向与站点布局,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方案;设计阶段通过建立详细的三维模型,能够有效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设计冲突;施工阶段则可以通过虚拟施工模拟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运维阶段利用BIM模型可实现设施设备的高效管理和维护。
2. 数据交换与集成要求
为了保证不同参与方之间信息传递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标准提出了严格的数据交换与集成要求。规定所有参与单位需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进行信息共享,并且要确保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连贯性。此外,还强调了对历史数据的保护措施以及新旧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处理方法。
3. 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对于BIM成果的质量控制,标准特别提到需要建立完善的检查机制,包括但不限于模型完整性验证、属性信息准确性审核等环节。同时,在项目竣工验收时,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实体结构检查外,还需对相应的BIM模型进行全面审查,以确认其是否符合实际工程情况。
4. 安全生产管理
鉴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本标准还专门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相关内容。建议施工单位利用BIM技术提前识别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另外,在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过程中也可以借助BIM工具制作三维场景再现事故现场,为快速响应提供技术支持。
5. 成果交付与保存
最后,在成果交付方面,标准要求各参建方按照既定流程提交完整的BIM文档资料,并妥善保管这些重要的电子文件。考虑到长期保存的需求,特别推荐使用云存储平台作为备份解决方案之一,同时注意定期更新版本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BIM应用指南》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运营维护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结合行业特点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指引,有助于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