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楂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繁育、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山楂的栽培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awthorn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8T 358-2024《山楂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承德市发布的关于山楂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选址与园地准备
- 规程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建立山楂园。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园地应避免重茬,确保前茬作物非果树类。
2. 苗木选择与定植
- 苗木需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或两年生嫁接苗。定植时株行距为3米×4米,每公顷种植约830株。定植穴深度和宽度均为80厘米,回填时要混入腐熟有机肥。
3. 田间管理
- 生长期需定期除草,保持园地清洁。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肥一次,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配合施用有机肥。灌水要适时适量,特别是在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
4. 病虫害防治
- 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等,可通过喷洒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预防。主要虫害包括蚜虫、食心虫等,可采用生物农药如苦参碱进行防治,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5. 采收与贮藏
- 采收时间应在果实充分成熟后进行,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摘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采收后的山楂应及时运往冷库,在温度0℃至5℃条件下短期贮藏。
这些条款涵盖了从选址到采收的全过程,旨在提高山楂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保证生态可持续性。遵循这些规程可以有效提升山楂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