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信阳毛尖茶精加工的基本要求、加工环境、加工工艺流程、包装、贮存和运输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信阳地区信阳毛尖茶的精加工过程。
Title:Specification for precis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Xinyang Maojian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5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茶叶标准化建设中,标准的更新往往伴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需求的变化。TXYTA 006-2025《信阳毛尖茶精加工技术规程》作为地方性团体标准,在内容上对传统工艺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细化。本文聚焦于该标准与旧版标准在“杀青工艺”方面的差异,深入解读其变化原因及实际应用方法,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
旧版标准中对杀青工艺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到“采用锅式或滚筒式杀青设备,温度控制在180℃~220℃之间”,并未对杀青时间、叶温变化、叶色变化等具体参数进行明确说明。这种模糊表述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导致不同企业间工艺差异较大,影响成品茶的一致性和品质稳定性。
而TXYTA 006-2025标准则在杀青环节做出了更细致的规定:要求根据鲜叶含水量调整杀青温度和时间,当鲜叶含水量高于75%时,杀青温度应控制在160℃~190℃,时间为3~5分钟;当含水量低于75%时,温度可适当提高至190℃~220℃,时间缩短至2~3分钟。同时,标准还强调了杀青过程中应关注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并伴有清香散发,这是判断杀青是否完成的重要感官指标。
这一变化的背后,反映了当前茶叶生产对精细化管理的迫切需求。传统的“凭经验”操作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茶叶加工对质量稳定性的要求,而新标准通过引入量化指标和感官判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了杀青工艺的科学性和可控性。
在实际应用中,操作人员需结合自身设备条件和原料特性灵活调整参数。例如,对于含水量较高的春茶鲜叶,若仍按原标准高温快杀,可能导致叶肉细胞破裂,影响后续揉捻效果。反之,若对含水量较低的秋茶仍使用低温慢杀,则可能造成杀青不足,影响香气和滋味的形成。
此外,新标准还建议企业建立杀青工艺档案,记录每次加工的温度、时间、叶色变化等关键数据,便于后期分析和优化工艺流程。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也为后续制定更精准的加工参数提供了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TXYTA 006-2025标准在杀青工艺上的改进,体现了从经验型向数据化、精细化转型的趋势。对于信阳毛尖茶生产企业而言,理解并落实这些变化,是保障产品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