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广东省居民小区节水载体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行政区域内居民小区节水载体的评价工作。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Water-Saving Entities - Part 2: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514.2—2024节水载体评价规范 第2部分:居民小区》是广东省地方标准,为居民小区的节水工作提供了具体指导。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节水设施配置要求
该标准明确指出居民小区应配备完善的节水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回用装置以及节水型卫生器具。其中,雨水收集系统需满足年降雨量不低于800毫米的要求,并确保收集后的雨水用于绿化灌溉或道路清洗等非饮用目的。对于中水回用装置,要求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且日处理能力不得低于小区总用水量的30%。
二、节水管理制度
标准强调建立完善的节水管理制度至关重要。这包括制定详细的节水计划,定期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同时,要求设置专门的节水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维护节水设施的正常运行。此外,还需建立健全用水计量体系,对各用水环节实行分户计量,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三、节水效果评估指标
为了科学衡量居民小区的节水成效,标准设定了多项量化评估指标。例如,单位建筑面积年用水量不得超过特定限值;绿化灌溉用水效率需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生活污水回用率要达到一定比例。这些指标为评价节水效果提供了客观依据,有助于推动居民小区持续改进节水措施。
四、节水技术创新应用
鼓励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如智能节水控制系统、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等。标准建议优先选用获得国家认证的节水产品,以确保技术先进性和可靠性。同时,提倡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水平,比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从而更精准地掌握用水情况并采取相应对策。
五、节水宣传教育与培训
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是实现长期节水目标的基础。标准提出应定期组织面向全体住户的节水知识讲座和技术培训,增强大家的节水意识。特别是在新入住居民时,要特别注重普及节水理念及相关操作规程,促使每位住户都能积极参与到节水行动中来。
六、节水奖励机制
为激励更多居民参与节水活动,标准建议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可以设立“节水模范家庭”等奖项,表彰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突出的住户;还可以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或优惠政策,如减免物业费等方式来鼓励大家主动节约水资源。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关于居民小区节水工作的核心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