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白菜保护地生产的产地环境、育苗技术、定植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油白菜的保护地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tected Cultivation of Choi Sum (You Bai Cai) in Qingha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油白菜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DB63/T 405—2024)是青海省地方标准,对油白菜在保护地内的生产技术进行了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标准规定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品质优良的油白菜品种。种子处理方面要求种子在播种前要进行发芽试验,确保种子活力和发芽率不低于85%。此外还建议使用温汤浸种法或药剂拌种来预防病害。
二、整地施肥
保护地栽培需要精细整地,耕翻深度应在20-25厘米之间。基肥施用量为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追肥则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分次进行,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
三、播种与定植
播种期一般安排在当地无霜期开始后的适宜时间,采用条播方式,行距控制在30-40厘米,株距15-20厘米。定植时要注意幼苗质量,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苗子,定植后要及时浇透水,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四、田间管理
包括温度调控、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保护地内白天温度保持在18-22摄氏度,夜间不低于10摄氏度。浇水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避免积水。病虫害防治上提倡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合理轮作倒茬,及时清除杂草和病残体。
五、采收
当植株长至商品成熟阶段即可采收。采收时应从基部割取,留茬高度不超过2厘米,保证下茬生长不受影响。采收后应及时清理田园,做好下一茬作物的准备工作。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主要技术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