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冰川监测的基本原则、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冰川资源的监测与评估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lacier Monito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2295-2024冰川监测技术规范》是一部专门针对冰川监测的技术性文件,它为冰川动态变化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标准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冰川监测的基本概念,包括冰川面积、冰川物质平衡等关键指标。这些定义是开展冰川监测工作的基础,确保了不同地区、不同机构间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例如,“冰川面积”被定义为冰川覆盖区域的水平投影面积,这一定义排除了冰川厚度变化的影响,使得监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其次,在监测内容方面,标准要求全面涵盖冰川物质平衡、冰川运动、冰川温度以及冰川表面特征等多个维度。其中,冰川物质平衡是衡量冰川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它通过比较冰川积累量与消融量来反映冰川质量的变化。标准指出,冰川物质平衡的监测应采用固定点观测与移动观测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数据的代表性。
再者,关于监测方法,标准推荐使用遥感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冰川信息,而地面调查则能提供更精确的数据。标准特别强调了遥感影像的预处理步骤,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这对于保证影像质量至关重要。此外,对于地面调查,标准要求严格控制测量误差,比如规定了仪器精度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最后,标准还对监测资料的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监测资料应包括原始数据、处理后的成果数据以及相关的技术文档,所有资料需建立完整的档案并定期备份。同时,标准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监测资料的数字化存储与共享,从而促进冰川监测工作的持续发展。
总之,《DB63T 2295-2024冰川监测技术规范》通过对术语定义、监测内容、方法选择及资料管理等方面的详细规定,为冰川监测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冰川监测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