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原地区空气洁净度检测的工作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高原地区空气洁净度的检测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Work Specifications for Air Cleanliness Detection in Plateau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2283-2024《高原地区空气洁净度检测工作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高原地区环境特点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海拔高度在2500米以上的区域,用于指导空气洁净度的检测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确保检测方法能够适应低氧、低温等特殊条件。
2. 术语和定义:
- 空气洁净度:指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数量及粒径分布情况。标准中对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物进行了分类,并给出了相应的浓度限值。
- 采样点布置原则:要求根据建筑物功能分区合理设置采样点,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反映其实际状况。例如,在医院手术室应选择靠近手术台的位置作为重点监测点。
3. 仪器设备要求:
- 必须使用经过校准合格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测量仪器;
- 对于便携式设备还需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外界污染进入系统内部影响结果准确性。
4. 采样方法:
- 室内空气采样时需关闭门窗至少30分钟后开始操作;
- 每个采样周期不少于1小时,并记录下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
- 若发现异常数据应及时重复测试直至获得稳定值为止。
5. 数据分析与评价:
- 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计算出单位体积内各粒径范围内的颗粒数密度;
- 对比参考标准判断是否达标;
- 提供详细的报告包括但不限于检测日期时间地点负责人信息等内容。
6. 维护保养:
- 定期检查所有使用的工具仪表确保处于良好状态;
-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以便追溯历史记录;
- 遇到问题第一时间联系专业人员解决避免延误工作进度。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高原地区空气洁净度检测工作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处理全过程的操作指南,还特别强调了安全性和科学性的重要性。希望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该规范执行各项任务从而保障人们健康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