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会议型饭店的等级划分条件、评定要求及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从事会议接待服务的各类饭店。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onference Hotels
中国标准分类号:A1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会议型饭店等级划分与评定规范》DB3502/T 126-2024是福建省厦门市为规范会议型饭店的等级划分和评定工作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在总则部分,标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厦门市行政区域内提供会议服务的住宿设施。这表明标准主要面向的是以会议接待为主要功能的酒店,而非综合性的旅游酒店。
对于术语和定义,标准特别强调了“会议型饭店”的概念,即以举办各类会议为主要功能,同时具备相应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的饭店。这一定义突出了会议型饭店的核心业务特征。
在等级划分方面,标准将会议型饭店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其中一级最高,三级最低。每个等级都有具体的评定条件,包括硬件设施、服务质量、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例如,一级会议型饭店要求拥有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多功能会议厅,并配备先进的视听设备和技术支持。
服务质量方面,标准提出了多个量化指标。比如,对于投诉处理,要求饭店在接到客人投诉后24小时内给予回复,并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处理并反馈结果。此外,还要求饭店建立完善的客户满意度调查机制,定期收集宾客意见并进行分析改进。
管理能力方面,标准强调了饭店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这包括但不限于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说明书,实施员工培训计划,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熟悉饭店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流程。同时,还要求饭店具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在设施设备方面,标准对不同等级的饭店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例如,三级会议型饭店至少需要有2个可容纳50人以上的会议室;而一级会议型饭店则需配备国际标准的同声传译系统以及高速网络接入点等现代化设施。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环保节能措施。鼓励饭店采用绿色建筑材料,推广使用节能灯具,实行垃圾分类处理等做法来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总之,《会议型饭店等级划分与评定规范》DB3502/T 126-2024通过一系列具体细致的规定,为厦门市会议型饭店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