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北斗高分综合应用服务平台的数据接口的技术要求、功能要求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北斗高分综合应用服务平台的设计、开发、测试和验收。
Title:Inner Mongolia Beidou High-Resolution Integrated Application Service Platform - Part 4: Data Interface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内蒙古北斗高分综合应用服务平台数据接口标准解析》
DB15/T 3486.4—2024是内蒙古地区北斗高分综合应用服务平台的重要技术规范,其中第四部分聚焦于数据接口,为平台间的数据交互提供了统一的准则。以下将对这一部分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剖析。
首先,标准明确指出数据接口应遵循开放性原则,确保各系统间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这意味着在设计接口时需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格式与协议,例如JSON或XML,以便不同系统能够无障碍地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次,关于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标准要求所有敏感信息必须经过加密处理。具体而言,建议使用AES-256等高强度加密算法,并且在每次传输前都需要验证双方的身份,防止非法访问和数据篡改。此外,还应当建立完善的日志记录机制,对每一次的数据交换过程进行跟踪和审计。
再者,标准强调了数据完整性的重要性。为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丢失或损坏,可以采用CRC校验码或者哈希函数来检测数据包的一致性。如果发现错误,则需要触发重传机制以恢复完整数据。
另外,对于时间同步问题,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所有参与方必须保持其本地时钟与UTC时间的高度一致,偏差不得超过1秒。这可以通过NTP(网络时间协议)或者其他精确的时间同步服务来实现。
最后,关于错误处理策略,标准规定了详细的应对措施。当发生不可预见的情况如网络中断、服务器宕机时,客户端应该具备自动重连功能,并且能够妥善保存未完成的任务状态,待故障排除后继续执行。
以上就是DB15/T 3486.4—2024中有关数据接口部分的核心内容解读。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提升整个平台的服务质量,也为未来可能扩展的新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