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毛绒纤维回潮率的近红外光谱法试验方法,包括仪器要求、样品制备、测量步骤和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各类毛绒纤维材料的回潮率测定。
Title:Test Method for Moisture Regain of Down and Feather Fibers -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W42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461—2024《毛绒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 近红外光谱法》是一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规定了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毛绒纤维回潮率的方法。这项标准适用于山羊绒、绵羊毛等天然动物纤维及其混纺产品的回潮率检测。
重点条款解读如下: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天然动物纤维及其混纺产品回潮率的测定。明确了适用范围,确保了标准的应用领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与本标准相关的其他标准文件,这些文件为本标准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3. 术语和定义:对“回潮率”、“近红外光谱”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保证了术语使用的统一性和准确性。
4. 原理:通过近红外光谱仪发射特定波长的光束照射样品表面,根据反射或透射光强度的变化来推算样品中的水分含量,进而计算出回潮率。
5. 仪器设备:要求采用符合相关国际标准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并且需要定期校准以保持测量精度。
6. 样品制备:强调了样品采集的重要性,指出应从均匀分布的不同部位取样,同时注意避免污染和损伤。
7. 测定步骤:详细描述了开机预热、建立校正模型、样品放置以及数据读取等一系列操作流程,确保每一步骤都能准确执行。
8. 结果表示:规定了最终结果应该以百分比形式呈现,并且保留两位小数点。
9. 精密度:给出了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允许偏差值,帮助使用者判断测试结果是否可靠。
10. 注意事项:提醒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比如佩戴适当的眼镜防止强光源伤害眼睛等。
以上就是该标准中一些较为重要的内容解析。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有效提高毛绒纤维回潮率测定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