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莎豆根际土壤中假单胞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记录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油莎豆根际土壤中假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seudomonas in Rhizosphere Soil of Sorgole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451—2024《油莎豆根际土壤中假单胞菌分离鉴定技术规程》是一项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标准,为从油莎豆根际土壤中分离和鉴定假单胞菌提供了规范化的操作指南。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范围
标准适用于油莎豆根际土壤中假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工作。明确了适用范围,确保了后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引用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如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等。这些引用文件为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术语和定义
- 假单胞菌:属于假单胞菌属的一类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重要的工业、农业及医学价值。
- 根际土壤:植物根系周围的土壤区域,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复杂且多样。
样品采集
要求在无污染条件下采集新鲜的油莎豆根际土壤样本,并立即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强调了样品的新鲜度对实验结果的重要性。
分离培养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如PDA琼脂平板进行初步筛选,随后通过一系列纯化步骤获得单一菌落。此过程需注意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保证最佳生长条件。
鉴定方法
1. 形态学观察:包括细胞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等特征。
2. 生理生化测试:检测碳源利用能力、酶活性等指标。
3. 分子生物学手段:如PCR扩增特定基因片段并测序比对,这是确认假单胞菌种类的有效方法之一。
结果报告
所有实验数据应准确记录并妥善保存,最终形成完整的报告文档。报告内容至少包含样品信息、分离流程、鉴定结果等方面。
以上是对DB15/T 3451—2024部分核心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