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秦艽药材产地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小秦艽药材的产地加工及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rigin Processing of Gentiana straminea Medicinal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3020—2024《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小秦艽》是山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小秦艽的产地加工流程,确保其质量和药效。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采收时间:标准规定小秦艽的最佳采收时间为秋季,此时植株生长周期结束,有效成分积累达到高峰。适时采收可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2. 清洗处理:采收后的小秦艽需要立即进行清洗,去除泥土和其他杂质。清洗过程应使用流动清水,避免长时间浸泡,以防止有效成分流失。
3. 干燥方法:标准推荐采用自然晾晒或烘干的方式进行干燥。自然晾晒时需注意避免阳光直射,选择通风良好的场所;烘干温度不宜超过60℃,以防破坏药材中的活性成分。
4. 分级标准:小秦艽的分级依据根部长度、粗细等指标进行。一级品要求根长不少于25厘米,直径大于0.8厘米;二级品根长在20-25厘米之间,直径介于0.5至0.8厘米之间。统一的分级标准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5. 包装与贮藏:成品应密封包装,并存放在阴凉干燥处,远离水源和火源。每件包装上需标明品名、规格、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等信息,便于追溯管理。
6. 质量检测:在加工过程中应对药材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包括水分含量、重金属残留量以及农药残留量等项目,确保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要求。
以上内容基于DB14/T 3020—2024《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小秦艽》的主要条款进行了提炼和阐述,希望能为从事小秦艽种植与加工的专业人士提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