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石窟寺文物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数字化采集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石窟寺文物的三维数字化保护与研究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lose-range Photogrammetry 3D Digital Acquisition of Grotto Temples Cultural Relics
中国标准分类号:K85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60003-2024《石窟寺文物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数字化采集规程》是湖北省针对石窟寺文物三维数字化保护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对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数字化等关键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其中,近景摄影测量是指利用摄影技术和量测设备获取目标物体几何信息的过程,而三维数字化则是指将物理对象转化为数字模型的技术手段。
“技术要求”章节规定了采集工作的基本准则。例如,在影像获取环节,要求拍摄的照片应覆盖整个目标区域,并且相邻照片之间要有一定的重叠度以确保后续拼接效果良好。同时,还强调了光源条件的重要性,建议采用自然光或人工补光方式来保证图像质量。
对于控制点布设这一重要内容,标准指出应在现场合理布置平面与高程控制点,这些点位不仅要均匀分布还要易于识别定位。此外,还需记录下每个控制点的具体坐标数据以便后期处理时参考使用。
在数据处理流程上,首先需要对原始影像进行预处理如去畸变校正等操作;接着通过软件自动匹配特征点生成初步匹配结果后人工检查修正;最后完成点云生成、网格构建以及纹理映射等一系列步骤直至形成完整的三维模型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成果交付”部分明确了最终提交的产品形式及格式,包括但不限于PDF格式的工作报告、包含所有必要元数据信息的三维模型文件以及相关图片资料等。同时,还特别提到对于敏感部位的信息处理应当遵循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泄露任何涉密内容。
综上所述,《石窟寺文物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数字化采集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交付全过程的技术规范而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操作建议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数据准确性都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