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姜黄栽培的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种苗准备、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姜黄的规范化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rcuma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264-2024姜黄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针对姜黄种植的技术规范,旨在指导姜黄的规范化、标准化栽培。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选址与整地部分,规程指出姜黄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中。土壤pH值应保持在6.0至7.5之间,并要求深耕细作,确保耕作层达到25厘米以上。这一步骤的重要性在于为姜黄提供一个适宜生长的基础环境,避免因土壤条件不佳导致减产。
其次,关于种苗的选择与处理,规程强调选用无病虫害、健壮的种茎作为繁殖材料。种茎长度应在10厘米以上,每段至少包含两个芽眼。在播种前需将种茎浸泡于浓度为0.5%的多菌灵溶液中10至15分钟以消毒杀菌,然后晾干待用。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姜黄幼苗的质量和抗病能力,是保证后期生长稳定的关键步骤。
再者,关于田间管理,规程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施肥灌溉策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复合肥施用,每亩用量约为4000公斤有机肥加50公斤复合肥。追肥则根据植株长势分阶段进行,苗期以氮肥为主促进叶片发育,块根膨大期则增加磷钾肥比例。同时,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特别是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规程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设置诱虫灯结合化学药剂喷洒的方式综合防控。特别提到当发现姜瘟病初期症状时,应及时拔除病株并使用波尔多液灌根处理,防止病情扩散。此举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农药残留风险,还能提高姜黄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综上所述,《DB53T 1264-2024姜黄栽培技术规程》从选址整地到种苗选择直至收获后的病虫害防治都给出了明确而具体的指导建议,对于提升姜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遵循这些标准操作流程,有助于实现姜黄种植的专业化与高效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