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市羊肚菌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范围内羊肚菌的生产与管理。
Title:Baoshan Morel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169-2024 保山市羊肚菌生产技术规程》是保山市为规范羊肚菌种植而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源要求
标准指出,应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抗逆性强且产量高的优质羊肚菌品种。种源需经过国家或地方认定,确保无病虫害,并且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二、栽培场地选择
栽培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地块。土壤pH值应在6.5至7.5之间,避免在连作地上种植,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三、栽培设施搭建
规定了大棚搭建的具体要求,包括高度、宽度及透光率等参数。要求大棚内应配备温湿度计、光照调节设备等设施,以便于精确控制生长环境。
四、播种期确定
根据保山地区的气候特点,推荐的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的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这一时期温度适中,有利于羊肚菌菌丝体的萌发和生长。
五、栽培管理措施
1. 温度控制:出菇阶段白天温度保持在12℃至18℃,夜间不低于5℃。
2. 湿度管理: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5%至95%,基质含水量约为60%。
3. 光照条件:散射光充足,避免强直射阳光照射。
4. 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为主,化学药剂使用需谨慎,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六、采收标准
当子实体伞盖完全展开但尚未开裂时即可采收。采摘时要小心操作,防止损伤周边未成熟的子实体。采收后及时清理场地,去除残留物,保持环境卫生。
七、后续处理
收获后的羊肚菌应及时进行分级包装,确保产品质量。储存温度控制在0℃至4℃范围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最长储存期限不超过10天。
通过遵循上述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高羊肚菌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