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用木薯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运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食用木薯的生产与加工。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dible Cassava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167-2024《食用木薯生产技术规程》是云南省针对食用木薯种植和管理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深度解读。
首先,关于品种选择。标准明确指出应选用适应当地生态条件、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这意味着在选择种苗时,不仅要考虑其生长特性,还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确保所选品种能够良好适应并发挥最佳性能。
其次,在栽培技术方面,标准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根据规定,种植密度应当依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每公顷建议种植3000至4000株。这样的布局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避免因过于密集而导致植株间竞争养分。
再者,关于田间管理,标准提出了科学施肥的原则。要求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追肥则需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适时施加氮磷钾等元素,尤其要注意后期补给钾肥以增强植株抗逆性。
此外,病虫害防治也是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提倡采用农业措施如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预防为主的方法,并辅以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药剂进行综合治理。这样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又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最后,收获期的确定同样至关重要。标准建议根据品种特性及市场需求灵活调整采收时间,通常在开花后80至120天为宜。过早收获会影响淀粉含量,而延迟则可能增加病害风险。
综上所述,《食用木薯生产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到田间管理再到最终收获,都给出了详尽且实用的操作指南,对于指导农户规范生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