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余甘子种质资源异地田间保存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档案记录。本文件适用于余甘子种质资源的异地田间保存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x-situ Field Conservation of Phyllanthus emblica Germplasm Re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158-2024 余甘子种质资源异地田间保存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余甘子种质资源保存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余甘子种质资源的定义及其保存的意义。规定了保存地点应具备适宜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环境因素,并要求保存地远离污染源,确保生态环境优良。
对于种质资源的采集与处理,标准指出采集时要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本,采样部位需覆盖不同发育阶段的枝条及果实。样品采集后需立即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清洗、晾晒直至达到安全含水量。
关于田间管理措施,强调了定期巡查制度的重要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病虫害爆发或极端天气影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要求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系统,详细记载每个保存单元的基本信息、生长状况以及管理活动等内容。
在隔离与防护方面,建议采用物理隔离方式与其他作物分开种植,并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防止人为破坏。此外还提到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从而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在评价与监测章节中提到每隔一定时期(通常为3至5年)应对保存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存活率、遗传稳定性等方面指标。如果发现存在较大偏差,则需要调整后续管理策略以保证长期有效保存。
这些内容构成了该标准的核心框架,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执行来实现对珍贵植物遗传材料的安全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