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余甘子丰产栽培的园地选择、苗木培育、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余甘子的丰产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Phyllanthus emblic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156-2024 余甘子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是由云南省标准化主管部门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余甘子的丰产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标准要求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性强且高产优质的余甘子品种。在选择时应考虑品种的生长周期、果实大小及成熟期等因素,确保种植的品种能够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
2. 整地与施肥:规定了土壤处理的具体步骤,包括深翻土地、清除杂草以及合理施用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保证土壤肥力充足,为余甘子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定植密度:明确了不同地形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例如,在平地可适当密植,而在坡地则需稀疏种植,以利于通风透光和根系发育。合理的定植密度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内的产量。
4. 田间管理:强调了日常管理的重要性,包括适时灌溉、修剪枝条、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间,需要加强水分管理,避免干旱或积水影响果实发育。
5. 采收标准:规定了余甘子的最佳采收时期,通常是在果实完全成熟后进行。过早采摘会影响产量和品质,而延迟采摘则可能导致果实腐烂。采收时应注意轻拿轻放,减少机械损伤。
6. 贮藏运输:提出了余甘子采后的初步处理方法,如清洗、分级、包装等,并建议采用低温冷藏方式延长保鲜时间。同时,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挤压碰撞,保持果品的新鲜度。
通过遵循这些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提升余甘子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