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五柱滇山茶(Camellia pitardii)实生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内五柱滇山茶实生苗的培育。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Camellia pitardii by Seed in Yunn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137-2024《五柱滇山茶实生苗培育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云南省地方特色植物五柱滇山茶的育苗技术规范。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子采集与处理章节中规定了“应在果实完全成熟但尚未开裂时及时采收”。这一要求确保了种子处于最佳生理状态,有利于提高发芽率。同时,对于种子的干燥处理提出了“自然晾干或低温烘干”的方式,并强调不能直接暴晒,以防止种子活力下降。
其次,在播种环节中明确了基质配比的重要性。“应采用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的混合基质”,具体推荐比例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3:1:1。这样的基质配置能够提供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促进幼苗根系健康发育。此外,还建议在播种前用多菌灵溶液浸种消毒,预防病害发生。
再者,关于苗期管理部分特别提到“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这需要种植者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调整浇水频率和量,特别是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同时,定期施用稀薄液肥,每月一次即可,避免浓度过高造成烧苗现象。
最后,在移栽定植阶段,标准指出“当幼苗长至8-10厘米且具有3片以上真叶时可进行移栽”。此时苗木已具备一定抗逆能力,选择阴天或傍晚时段操作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另外,移植后要立即浇透定根水,并做好遮荫措施直至新梢恢复生长。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五柱滇山茶实生苗培育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种子到成品苗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每一步骤都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为实际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