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田高山姬鼠监测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记录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农田生态系统中高山姬鼠的种群动态监测及害鼠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Apodemus chevrieri in Farm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739-2024农田高山姬鼠监测技术规范》是贵州省发布的关于农田中高山姬鼠监测的技术标准。这一标准对规范监测工作、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高山姬鼠的分类地位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高山姬鼠作为农田害鼠之一,其种群数量变化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标准规定了监测对象为农田生境内的高山姬鼠成年个体,监测范围包括农田周边的草地、林缘等潜在栖息地。
在监测方法方面,标准推荐采用夹夜法为主要监测手段。要求布放鼠夹时应避开雨天和极端天气,每100米设置一条监测线,每条线上均匀布设20个鼠夹,鼠夹间距为5米。监测频率为每月一次,持续至少6个月以获取完整数据。标准特别强调了监测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使用诱饵时避免直接接触等。
关于数据记录与处理,标准要求每次监测后立即记录捕获情况,包括鼠种、性别、体重、体长等信息,并填写统一格式的监测记录表。监测数据需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捕获率、密度等指标。当连续两个月监测到的捕获率超过5%时,应启动防控措施。
此外,标准还提出了生态调控的建议,鼓励通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种植驱鼠植物等方式减少高山姬鼠的危害。对于化学防治,标准严格限制了药物的种类和使用剂量,要求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并做好安全防护和废弃物处理。
总之,《DB52/T 739-2024》为农田高山姬鼠监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指导,有助于实现精准防控,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