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国境口岸应急检疫方舱消毒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设备配置及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国境口岸应急检疫方舱的消毒能力建设和日常运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Emergency Quarantine Pods at National Ports - Part 3: Emergency Pod Disinf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5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446.3—2024《国境口岸应急检疫方舱能力建设规程 第3部分:应急方舱消毒》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规范应急方舱的消毒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内国境口岸应急检疫方舱的消毒工作。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对象,确保了其在特定区域内的有效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引用了多个相关文件,如GB 19193-2015《疫源地消毒总则》等。这些文件构成了标准的技术基础,确保了消毒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术语和定义
- 应急方舱消毒: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紧急情况下,对方舱内部及外部环境进行清洁、去污、消毒处理的过程。
- 消毒剂: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技术要求
# 消毒前准备
- 人员培训:所有参与消毒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和防护措施。
- 设备检查:确保所有消毒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包括喷雾器、紫外线灯等。
# 消毒方法
- 物理消毒:使用高温蒸汽或紫外线照射等方式进行消毒。
- 化学消毒:选用合适的消毒剂,按照说明书配比使用。常用的消毒剂有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
# 消毒程序
1. 初步清理:清除方舱内的可见污染物。
2. 全面消毒:对墙面、地面、空气进行全面消毒。
3. 终末消毒:在初步消毒后再次进行全面检查和消毒,确保无遗漏。
# 消毒效果评价
- 采样检测:通过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评估消毒效果。
- 记录保存:详细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地点、方法及结果,以备查验。
注意事项
- 安全防护: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 废弃物处理: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15/T 3446.3—2024标准从准备到实施再到评估,都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旨在保障应急方舱消毒工作的高效与安全。这一标准对于提升国境口岸的卫生防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