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贵州茶叶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标识和包装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茶叶的加工生产及相关经营活动。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Guizhou Tea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632—2024《贵州茶叶加工技术要求》是贵州省发布的关于茶叶加工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材料选择上,该标准明确规定了鲜叶的采摘时间、采摘标准以及鲜叶的质量要求。标准指出,鲜叶应以一芽二叶为主,不得含有病虫害叶、紫芽叶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叶片,并且要求鲜叶保持新鲜、无污染。这表明在茶叶加工的初始阶段就强调了对原料品质的严格把控,确保后续加工环节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茶叶产品。
其次,关于杀青工艺,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温度和时间控制范围。杀青是茶叶加工中的关键步骤之一,直接影响到茶叶的色香味形。标准建议采用滚筒式杀青机进行操作,杀青时锅温应控制在180℃至220℃之间,鲜叶投叶量为每分钟约1.5公斤,时间为30秒至45秒。这样的参数设置既能有效破坏酶活性防止氧化,又能保留茶叶特有的香气成分,达到理想的杀青效果。
再者,揉捻工序也有明确的规定。标准要求根据茶叶种类的不同调整揉捻压力与时间,一般情况下,中档茶适宜采用轻压短时揉捻方式,高档茶则需要重压长时揉捻。此外还提到,揉捻过程中需注意观察茶叶成条率及细胞破损程度,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形态美观且内含物质充分释放。
最后,在干燥处理方面,标准强调了不同干燥方法的应用场景。对于大宗绿茶而言,适宜使用烘干机进行连续化作业;而对于名优绿茶,则推荐采用手工炒干或半机械化炒干的方式。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确保干燥均匀、水分含量符合规定限值(通常不超过7%),同时避免产生焦味或其他不良气味。
综上所述,《贵州茶叶加工技术要求》从原料选取到成品出厂各个环节均制定了详尽的技术指标和操作指南,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加工流程提升贵州茶叶的整体品质水平。这些内容不仅体现了地方特色,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