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羊草裹包青贮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生产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及贮存运输等。本文件适用于羊草裹包青贮的生产、贮存和运输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rapped Silage of Leymus Chin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425—2024《羊草裹包青贮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羊草裹包青贮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以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和利用效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羊草裹包青贮”的概念,即采用机械将新鲜或经初步处理的羊草进行压实、密封包装,使其在厌氧条件下发酵形成青贮饲料的过程。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原料选择与处理
标准指出,用于裹包青贮的羊草应生长旺盛、无病虫害且含水量适中(一般为60%-70%)。在采集时需注意避开雨天及霜冻期,确保原料的新鲜度。此外,对于含有杂质较多的部分应当剔除,必要时可进行切短处理以便于压缩和发酵。
青贮设施与设备
为了保证青贮效果,标准强调了对裹包机等专用设备的要求。设备必须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并定期维护保养,防止漏气现象发生。同时,还应配备相应的储存场地,该场地需平整坚实,远离水源和污染源。
裹包工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标准给出了具体的步骤指导:
- 将准备好的羊草均匀铺放在地面上;
- 使用裹包机从一端开始逐层向另一端推进,直至完全覆盖所有物料;
- 每次完成一圈后立即启动真空泵抽吸空气,并检查是否有破损情况;
- 最终形成紧密结实的整体包裹物。
发酵管理
发酵期间需要密切关注环境温度变化以及内部湿度状况。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至25℃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活性从而降低营养价值。如果发现有异常气味或者颜色改变,则应及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源。
质量检测
成品出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程序。主要指标包括但不限于pH值、干物质含量、乳酸菌数量等项目。只有符合规定限值的产品才能被允许销售使用。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羊草裹包青贮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控制要点,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实际生产中的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这对于推动当地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